随著市区重建,不少街道的旧楼拆一幢、无一幢,但凡事也会有例外,坐落大角咀的诗歌舞街,有一整排楼龄达约五十年的旧楼,整整齐齐地排列於街上,呈现旧区中罕见的整齐市容;至於街道的尾段,则有「高人一等」的亮贤居,鹤立於旧楼群,令中高层单位已能眺望维港或狮子山景致。
诗歌舞街的旧楼呈现旧区少有的整齐,全因该批旧楼均属公务员合作社物业。事实上,公务员合作社物业是有别於一般私人住宅,在数十年前,公务员可向政府申领土地,以合作社形式兴建住宅,而该类物业的特色是楼层低矮、楼底高及不设商舖,加上所有住客一律属於合作社的成员,所以楼宇的管理亦以完善见称,即使落成至今已达四、五十年,但仍然见整齐及保养佳。
虽然公务员合作社单位有不少优点,但由於有转售限制,所以并非所有人也可以买入此类单位。按规定,公务员合作社物业是以合作社管理,只有一张官契,在未分契前是不可转让,若大厦七成半业主同意,才能分契,若未补地价,单位只可售予现职公务员,而补地价后,才可转让予「街外人」。
鲜鱼行险杀校成热话
诗歌舞街另一类数量眾多的建筑,是学校,每天返学与放学时,大量学生涌往街上,好不热闹。当中包括幸免於杀校的鲜鱼行学校,以及培育了大量人才的名校圣芳济书院。鲜鱼行学校可谓近数年的话题学校之一,学校曾因新生不足而面临杀校,校长多次力挽狂澜,包括上街游行及到街市筹款等,最终逃过杀校的命运,亦因此而唤醒了社会对弱势学校的关注,為学校筹得不少捐款,能够持续办学至今。
间隔多元化 视野广阔
向来新发展不多的诗歌舞街,以落成约八年的亮贤居成為一枝独秀,物业属单幢式发展,坐落於街道的尾段,标準楼层每层设有8个单位,总单位量约348个,以两房供应最多,佔整体接近七成,标準单位面积由约710至1,178方迟,另有相连及复式户,面积达约1,620至4,445方迟,甚至六房间隔也有。
居高临下的亮贤居,中层单位已能越过旧楼群,享有开扬视野,其中向东北方单位,外望东九龙及狮子山景致;海景户则為向西北及向南方,可远眺昂船洲或维港景。
物业住客会所虽难与时下大型屋苑媲美,但亦有泳池、影院、卡拉OK、烧烤场及宴会厅等设施,可满足住客基本需求。